章節重點
你家也有胖胖貓嗎?
“大橘為重“
“阿嬷養的貓”
每當看到胖嘟嘟的貓咪,大多數人一定會心一笑
在心中浮現類似的字句
確實,一反貓咪敏捷輕盈的既定印象
反而有種反差萌
更加圓潤的臉部,嬰兒化的感覺也更加強烈
在天氣寒冷的時候, 更是直接升級成一個永續暖暖包
#可愛,但是不健康
與人類相同,貓咪一但長期過胖就會出現各種疾病.
至於怎樣算是肥胖,由於不同貓種的特性不同,單純使用重量判斷難以確認
通用的BCS鑑定法如下方,只需要簡單的目視就能快速判別.
通常來說,由上往下看, 如果看得到貓咪側腹有明顯外擴的狀況,就已經算是過重(overweight), 如果從側面觀察,有明顯下腹下垂,那就是肥胖(Obese)了.
根據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針對2000+過重貓咪追蹤,得到的統計數據如下
- Overweight cats, including those considered “heavy” and “obese,” are four-and-a-half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iabetes mellitus, compared to optimal weight cats.
肥胖貓咪比起正常貓咪有高出4.5倍的機率得到糖尿病 - Obese cats are seven times more likely to require veterinary care for lameness, caused by joint diseases such as arthritis or muscle injuries, compared to optimal weight cats. Heavy cats are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suffer lameness.
過重/肥胖貓咪有4~7倍機率有關節性損傷,而無法自由活動 - Obese cats are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presented to veterinarians for non-allergic skin conditions, probably because the cats cannot reach all parts of their bodies to groom themselves properly.
肥胖貓咪有高出3倍的機率得到非過敏性的皮膚疾病,因為他們無法妥善自我理毛 - Obese cats are twice as likely to die in middle age, which for cats is six to 12 years.
肥胖貓咪有高出兩倍的機率會死於6~12歲之間
看到上面的數據,家裡有過胖的毛孩,請準備規劃減重計畫吧!!
#不是肚子大,就一定是過胖!
也許你看完上面的數據,馬上緊張了起來,轉頭看看躺在床上的毛孩,肚子一大坨悠哉的攤在床舖上,讓你更加慌張.
但是,有時候也是會有誤區的.
有些貓咪(公母都會)的腹部後半會有一團明顯的肉球,學名叫做Primordial Pouch(原生囊),這個並非是肥胖造成,而是一種原始貓咪的特有特徵.
怎麼判別是肥肉還是原生囊?
Use your hand!!
伸出你的手手,在下腹部那坨肥肉輕輕捏著,然後左右搖晃幾下
扎實感滿滿=>肥肉無誤
輕盈充滿空氣感=>只是原生囊
為什麼貓咪沒事要在下腹部搞一大坨呢?
目前主流的說法有以下幾個
- 更大的後腿延伸空間
由於下腹部的皮膚更加鬆垮,貓咪在奔跑時,後腿可以延伸的開闊度更高,可以跑得更快 - 提供腹部內臟更多的保護
貓咪在進行打鬥時,標準的姿態是背部著地,讓四肢可以有效揮舞攻擊.此時腹部容易外露,多了一層薄薄的原生囊也算多一層保護 - Buffet 大絕招,保證吃到回本
原始的野生貓咪並不像家貓一樣可以穩定每日2~3餐,所以發展出有著高彈性的儲藏囊,一但難得遇到大餐,就能一口氣把幾餐的份量都先吃進身體存著,之後再慢慢消化提供熱量
#我的貓太胖,到底食物份量該怎麼給?
對於一歲以下的成長期幼貓,不用擔心過胖的問題,只要貓貓能吃得下,任食制盡量給也沒問題
一歲以上+結紮之後, 貓咪的基礎代謝會比起未結紮來得低
這時候就要開始注意貓咪的食量<->體態關聯性
貓咪每日的最佳攝取熱量
DER (Day Energy Requirement) = RER(Resting Energy Requirement)*活動係數
RER: 70 X 體重(kg)0.75,
RER代表不活動狀態下,躺著過一天吸空氣也需要的熱量
活動係數:依據年紀/活動量/有無結紮,範圍在0.8~1.4之間
為了方便起見,下面直接表列各種情況的需求熱量
可以直接依照體重<->狀態找到適當的熱量攝取值
#減重期間該怎麼吃?
理論上,只要攝取的熱量控制正確,不管選擇哪種飲食,都能讓貓咪達成減重效果.
如果貓咪會主動喝足量的水,純以乾飼料為主並不是大問題
不過在減重過程中選用濕食, 有個比較大的好處是可以給貓咪更多的飽足感
涉入的熱量必須降低=貓咪吃的食物量會減少
乾飼料平均一g約4Kcal,而主食罐1g約為1Kcal
代表同樣熱量下,貓咪如果選擇主食罐,可以攝取的食物重量多四倍
比較不會因為降低熱量而產生飢餓感.
另外再減量控制上,建議以減量15~20%熱量,每兩週觀察體重變化,再評估往下調整.不要為了短期達成效果一次性大量減少食物量,這樣反而會讓貓咪身體受到損傷
餵食頻率上, 可以採取一天兩餐,間隔12小時.如果貓咪會出現因為間隔太久未進食,飢餓導致嘔吐(通常為白色泡沫),再考慮改成一天三餐的模式.
以健康的貓咪來說, 一天1餐或2餐都是可以接受的.
乾乾很香,但是碳水高,幾口就會吃光光
主罐能盡量吃,比較不會餓肚子 (不過如果吃太多,換變成毛孩主人要餓肚子)
總結
妥善安排毛孩的熱量攝取,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也能降低未來可能的疾病問題(糖尿病|腎臟病 etc..)
乾飼料/溼食不限制,每天給予1~3三餐即可
盡量降低零食(肉泥條/貓餅乾)的攝取,不可超過每日攝取熱量的10%
才不會養出肥胖又挑嘴的貓咪
對主食罐有選擇困難症的主人,可以參考下方的文章,挑選適合自己毛孩的罐頭吧????